详细内容

开封市《清明上河图》研究会执行会长冯云涛:探索版本奥秘增强文化自信促发展

全媒体记者 张苗苗

清明上河图研究会执行会长冯云涛:    (2724520)-20210531080736

冯云涛在讲解《清明上河图》版本。 全媒体记者 张苗苗 摄

新闻背景

5月22日下午,在由开封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开封市网联会、禹王台区文联、开封市《清明上河图》研究会主办,开封文化客厅承办的“开封人眼中的《清明上河图》”公益讲座上,开封市《清明上河图》研究会执行会长冯云涛就《清明上河图》宋本、明本、清院本3个版本的比较和观众进行了交流。接受记者采访时,作为“新开封人”的冯云涛感慨颇多。他坦言,开封是一座让他从喜欢到爱得不能自拔的城市,从创建开封市《清明上河图》研究会到如今作公益讲座,短短几年,他不仅对《清明上河图》有了更真切的认识,而且对那些和他一样热爱开封、关心开封发展、喜欢宋文化、对《清明上河图》有钻研的人们有了更深入的交往。《清明上河图》是开封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而他们要做的,就是用行动继续擦亮这张名片,为新时代开封的发展凝心聚力。

三版本各有所长 宋本尤为值得推崇 

一提起《清明上河图》,人们的脑海中浮现的肯定是宋代张择端的那幅长卷作品。由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最早的版本,明清时期他人受其影响所画的一系列《清明上河图》版本存世的有百余个。与其说《清明上河图》是一件作品,不如说它是一种绘画题材或绘画类别,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除了张择端绘制的宋本外,还有明代仇英款的仇英本,以及清代宫廷画家所绘制的清院本。 

“为方便指代,大家把张择端的本子(指版本,下同)简称宋本,明末仇英款的简称明本,清代乾隆年间宫廷画家合作的本子简称清院本。”冯云涛介绍,它们的共性在于,作品名称都为《清明上河图》,构图方式都是散点透视法,文物原属单位都是故宫博物院。 

“那它们有什么不同呢?”冯云涛介绍,最直观的不同就是色彩,张择端的设色很少,明本和清院本则是青绿设色,后两本画得也比张择端的本子长,色彩气氛要热烈得多。另外,这3个版本绘制于不同年代、不同城市,张择端的宋本是以当时的都城东京为创作素材,明本和清院本则分别以明清时期苏州的生活为创作素材。 

在对比3个《清明上河图》版本的不同之处时,冯云涛分别截取了多个类似画面的图片,让大家从图中更直观地看到区别在哪里。在对回城队伍、戏台等处进行对比时,他指出,宋本中是两个人抬着轿子,轿上插着类似树枝的物品,好像是人们的一种祈福、辟邪的风俗习惯,这个和清明时节能够相呼应。而明本和清院本中,轿子是花轿,轿子上面及四周有绸带编织物等作为装饰,显得更为喜庆。 

“虹桥是整幅画的焦点之一,从宋本中可以清晰地看出,虹桥是木质结构的,而明本和清院本的虹桥都是石拱桥,虽然后两个版本桥上人物更多一些,但人物表情特征不明显,虹桥和河中船只的焦点关系不突出。”冯云涛介绍。 

冯云涛表示,还有一些细节处的区别,比如,门楼方面,宋本门楼下只有一个陆行门,门下的几头骆驼可以说是贸易往来的一个代表;而明本和清院本门楼是瓮城结构,而且不仅有陆行门,还有水门,门楼旁有城防机构,真实再现了当时社会的情形。 

“还有一个细节处,你看这艘大船,纤夫们在岸上拉着绳子,宋本桅杆上的绳子的拉力处理方面很合理,而明本和清院本绳子松松垮垮的,不太符合力学原理。”冯云涛指着对比图中的一艘大船说。 

“华夏文明造极于宋。”在冯云涛看来,宋本无论是在细节处的处理,还是社会风气、思想观念、文明程度等方面的表达上,都比后两个版本有过之而无不及。 

擦亮文化名片 增强文化自信 

“《清明上河图》是我们开封乃至国家的瑰宝,它的文化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对开封而言,可以说,它是一张亮丽的名片。”冯云涛掷地有声地说,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清明上河图》已经有了很多不同形式创新性和突破性的内涵和发展成果。 

冯云涛向记者介绍,开封的清明上河园是对《清明上河图》的一种活化,非常成功,外地人来开封旅游,对它赞不绝口。另外,由中国影视音像交流协会影视艺术中心策划拍摄的29集电视连续剧《清明上河图》2004年首播,这是从一张图到一部电视剧的创新。2010年,李玉刚发行的专辑《新贵妃醉酒》中,收录了一首名为《清明上河图》的歌曲。李玉刚用古典又时尚的演绎方式,用轻快的语调带领听众“乐”读了这一传世名画。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中,借助科技的力量动起来的《清明上河图》也让人叹为观止。”冯云涛说,2019年凤凰卫视和故宫博物院联手打造的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清明上河图3.0》,无论是科技手段还是新颖度都让人眼前一亮。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开幕式上,上演了真人版《清明上河图》。另外,2020年1月,由北方昆曲剧院出品的大型原创昆曲《清明上河图》在北京天桥剧场首演。 

“这些有别于一张图的《清明上河图》,让我们更多地看到了这张图的无限潜力,还有它带给我们的文化自信和凝聚力。”冯云涛激情满怀地说,对于我们开封而言,《清明上河图》犹如一座宝藏,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深挖,这也是开封市《清明上河图》研究会成立的初衷和一直以来的方向。 

传承大宋文化 助力开封发展 

老家在河南驻马店的冯云涛在南方工作过很长一段时间,2015年来到开封后,他便喜欢上了这座城市,决定留在这里发展。冯云涛笑着告诉记者,初到开封时,他满腔热血,希望在这里干一番事业。在与开封本土的学者、文化爱好者接触的过程中,他越发觉得这些人身上的博学、谦虚,还有他们对这座城以及宋文化的喜欢,都是那么不功利、没私心,这也给了他沉下来钻研文化的启发和指引。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千年前北宋东京(今开封)的城市风貌,其中所蕴含的宋代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吸引着学术界各个领域的研究者从多角度、多学科展开多层次的研究。开封的《清明上河图》研究也源于此,并在周宝珠、孔宪易、孔庆赞和韩顺发等学者的不断探索、研究中取得高质量发展。2019年5月,我们便注册成立了开封市《清明上河图》研究会。”作为该协会的创始人之一,冯云涛介绍,目前,该研究会是国内唯一一家因一幅画而成立的研究会。研究会成立之初就得到了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科研处处长兼研究室、出版部主任,研究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余辉先生的高度评价。在冯云涛及研究会的诚意邀请下,余辉出任了开封市《清明上河图》研究会会长。 

记者了解到,该协会成立以来,不断通过线上、线下活动,宣传《清明上河图》研究成果、普及《清明上河图》知识。在该研究会的微信公众号上,更新了近200条《清明上河图》相关内容;抖音视频已持续更新40多篇,总播放量150多万。 

作为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的发源地,开封历来注重收集、挖掘、整理有关该图与作者的生平文献,普及《清明上河图》知识,宣传《清明上河图》文化,所以,一直以来我市的《清明上河图》研究得到了国际国内学界的广泛认可。 

今年清明文化节期间,由市社科联、禹王台区政府联合主办,开封市《清明上河图》研究会承办的2021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首届《清明上河图》文化论坛成功举行。论坛上,发布了纪智版《清明上河图》,余辉以及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馆长丘刚等专家学者作交流发言,共同为瑰宝《清明上河图》绽放异彩出谋划策。论坛期间还举办了“先生之风——周宝珠、孔宪易、孔庆赞、韩顺发《清明上河图》及相关研究手稿展”。 

冯云涛表示,在未来的研究中,他们将竭尽全力综合多方力量,共同赋予《清明上河图》文化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助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开封绚丽篇章。


责任编辑:刘薇薇


联系电话:0371-22387803

邮箱:xk@qmsht.cc

地址:开封市龙亭东路开封文化客厅301室 

Copyright 2012-2019 , 开封市清明上河图研究会 ,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公众号

  • 电话直呼

    • 13723229633
    • 0371-22387803
  • 请关注我们吧!

技术支持: 开封网站建设中心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