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资源 >>数字资源 >> 《清明上河图》之声景研究
详细内容

《清明上河图》之声景研究



摘 要:在CNKI数据库(1979-2013)中,以声景的角度来研究《清明上河图》画卷,属于一个研究空白点。本文以画卷《清明上河图》中描绘景物的动势和神韵,依据R.Murray Schafer的声景分类方法,结合相关历史文献和景物属性,依次提取了画卷中的各界各类声音和各段声音分布。同时以虹桥节点为例,探索画内“形”、“声”互动、画内画外的互动以及声景表达的显著特色。声景对于传统画卷来说,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模式和角度,应该引起广大艺术工作者的重视。


关键词:声景;清明上河图;R.Murray Schafer;声音节点



一、声景(soundscape)概念的提出


声景 (Soundscape)的概念,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加拿大音乐家R.Murray Schafer提出。起初是指“环境中的音乐”(The Music of the Environment),即在自然和城乡环境中,从审美角度和文化角度值得欣赏和记忆的声音。40多年来,Soundscape作为一个新型的学科,不断地在视觉审美的基础层面上,利用听觉设计去激活和丰满一个“无声”的环境景观设计,思考声音与设计的和谐共鸣。


在传统文学中,曾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名句,此处钟声所产生的情景交融和意境升华,无可替代[1]。可见很多古老的文字、图形、环境等遗迹,都会蕴涵“声音”信息。随着文化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声音正在被“读”取和复原,对这些具有历史和地域文化内涵的声音——“声音遗产”,也逐步被保护、复原、留存和记录。利用园林和诗词文化中的声景研究手法,研究和提取《清明上河图》中探索历史的声音信息,全面地解读这部传统画卷。



二、画卷中古老的声音


1.虚实“形”“势”,感受自然声音


中国的书画艺术,自古为文人墨客所钟爱,讲究通过“如在眼前”的实景和“见于言外”的虚景,依托整体宏观场景,借助于习惯性的思维和深厚文化的理解,产生出感观的“动势”,进而“看”到声音,感受到画中的听觉盛宴。比如清朝画家李方膺曾经“捕风入画”:画面上一簇坚韧茂密的竹子,很用力地向一边倾斜着,使人强烈地感到有一股狂风正在呼啸着吹过,似乎还能听到竹叶互相磨擦的“沙沙”声。这些动势会使人的感官对于无声无息的 “风”产生动感,随之感受声音的存在,这也是综合周围环境联系于一体,由视觉引起听觉的一系列的心理统觉变化。再者就是利用自然界事物的声音或者自然界事物的动 “势”和“形”韵,由形及声。比如历史记载的吴道子画水,寥寥数笔可以让人感受到水势之猛,波涛汹涌,声势浩大;徐悲鸿的“八骏图”一副水墨丹青,致使八骏四蹄腾空,扬天嘶鸣。优美的画面结合“弦外之音”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致使很多画卷闻名中外。


2.口头民俗文化,追忆逝去的声音


当然,还有一些历史名卷记载了大量的历史场景和社会现象,包括详细的文化符号、肢体语言等历史元素,他们描绘了一些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些口头民俗文化的出现和变化,很多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文化内涵,目前都已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画面的一个正在买糖葫芦的买卖人,他的叫卖吆喝声一定伴随其中,只不过在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下这些吆喝声是不一样的。正是这些消失的街头艺人的叫卖声,让大家开始怀念和追忆逝去的文化,让大家有了归属感。再看《清明上河图》画卷,叫卖的叫买的,说书的卜卦的,行走的拉车的,各种声音的汇集,绝对是一场有声有色的历史大剧。从历史画卷中深度挖掘这些声音,也是对历史文明的时代拯救[2]。



三、名画研究的缺憾——声景


1.资料查阅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作为一副世界级的千年名画,记载了一段史无前例的繁荣社会和“市场”经济,这是研究东京社会的“活”字典。我国对于该画卷研究(1979—2013年)的文章非常多,仅在CNKI上发表以“清明上河图”为“关键词”的期刊论文有1 962篇,以“清明上河图”为“篇名”的期刊论文,就达到415篇,其研究遍布文史哲、建筑、教育及社科、经济与管理等学科(见表1)。可是,唯独没有一篇文章,涉及到清明上河图中的声音景观。对于抛弃声景的研究方向,来挖掘这幅古代画卷的艺术价值,在今天的画坛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缺憾。


2.专业调研


为了全面了解《清明上河图》,本研究调研了十多位《清明上河图》的研究者。其中陈力军教授即《清明上河话红尘: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赏析》一书作者,曾经针对画面金人的张著85字跋文,把清明上河图上的 “……舟、车、市、桥、郭径”,所涉及的漕运漕船、里坊制城市、虹桥、汴河、卜筮、家具、客栈、酒店等分别摘录研究,并与多名研究者编写十余本研究著作[3]。不过对于声景,他非常惊奇地说:“遍读现今的《清明上河图》相关文章和著作,这方面的研究确实是一个空白点,也许是专业的狭隘性造成的。”


表1 以“清明上河图”为“篇名”中国知网检索结果



四、来自《清明上河图》的“声景”


张择端“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使作者对社会生活有着深刻的洞察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而散点透视的构图法,有把528厘米长、24.8厘米宽的《清明上河图》表现得气势宏大、场面浩大,内容极为丰富。再有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从文字记录与画卷形象呈现两方面珠联璧合,为画卷中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大量画幅,提供了详实形象的第一手资料。


可是,仅仅以“景”叙 “情”,以视觉感受体会意境,自然深感不足。而当时作为新闻传播的说书、讲道,寻问前程的占卜、问解,提高商机的沿街设肆、站道经营、沿街叫卖等等,这些内容都有固定的声音信息传播,下面从各界、各段以及特殊节点角度一一提取画卷中的声音。


1.各界声音,确是形形色色


经本文统计,《清明上河图》绘了550多个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五六十匹,车、轿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多艘,农舍绿树,山水河流,真是应有尽有,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描绘了北宋汴京百姓过节赶集的盛况。画从人们四面八方向上河镇汇集,有乘轿的、坐车的、有赶着满载东西的毛驴的,熙熙攘攘。一条通向城门的街道上,有乘轿的、有牛车和串车队。街道两旁,有各种各样的店铺、地摊和临时棚子,人们有着各自的生意,这是临近闹市的序幕。从人和事物的动作举止的“动势”和神韵,感受画本中一切声音应有尽有,显著的可达30余种,约数百声音存在。按照声音来源,可以归纳如下:

自然界的声音:轻轻的溪流声、咆哮的水声、鸟叫声、驴叫声,牛叫声、马叫声、动物奔跑声等;


人语的声音:私语声、交谈声、走路声、吆喝声、划拳行令声、追逐的喊声、乞讨声、睡觉呼噜声、叫好声、叫卖声、打水声、说书声、号子声、脚步声、指挥声、指责声、喧嚷声、占卜声等;


物体发出的声音:寺庙的钟声、造车轿的敲打声、甲板踏板受压的吱呀声、摇橹声、落桅杆声、车轱辘声、桥晃动吱呀声、抬轿声、淘米声、浇地声、竹竿支撑桥声等。


通过以上声音梳理,足见“形”、“声”的结合贯穿整个画卷,更加印证了画家张择端长期认真深入观察生活和高超的表现技巧。更有巧妙之处,就是该画中的事物众多而不乱,主次明确,展现了一个和谐的生活场景,这些在声景方面也是一大特色[4]。


2.各段声音,又是此起彼伏


为了得到具体声音的来源,从右至左阅览画卷,暂且按照故事情节,把《清明上河图》分为10个部分:郊外溪边、农耕村舍、河边小镇、桥边码头、虹桥通衢、城外小集、护城河边、繁华集市、路口闹市、大院门前。结合R.Murray Schafer声景分法:基调声(即场所固有的声音)、信号声 (即前景音)、标志声(即独特声音)三个单元,以环境情节内容,对画卷声音分布统计见表2。


表2 按照Schafer分法的各段声音分布


3.互动节点,可谓高潮迭起


图面“动”势可以激活图面信息,但是要图面内容之间,或者图面内容与读者之间产生互动,确是一个难点。作为千年名画——《清明上河图》有一个互动的亮点:虹桥(图1)。这个节点以桥下水流湍急的水声、买货的交谈声、行人走路声、远处的纤夫拉纤声、买食品的买农具的买小吃的声音等嘈杂的声音作为背景画面和声音背景,当然还有妇孺和小贩讨价还价、桥头占卜与群众之间的交流互动。在此以外还有三个互动情节:


图1 虹桥节点


(1)桥下穿行船只的声音焦点。桥下左侧的船只向右穿过虹桥下,与桥上的熟悉的人相互打招呼声,似乎有 “即将出航远方,给家人带个平安”的相互托付,引起很多人驻足张望,画里画外都深有同感。安静的画面,在精神上传递了“出行保平安”的声音。


(2)桥面上行人的声音焦点。在狭窄的桥面上,两个趾高气扬的骑马官员与坐轿官员的轿子撞面以后互不相让,抬轿子的仆人与骑马者开始相互指责,喧嚷声、吵闹声与周围的叫卖声此起彼伏。而两组官吏仅仅几个动作即可以想象而知的对话声,又把蛮横无理的官僚态度和“盛极而衰”的吏治现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3)桥下右侧舟船的即将撞到桥的声音焦点。大船开始落桅杆声、紧急调整方向的摇橹声、竹竿匆忙的支撑桥声,在大船上的乱作一团的嘈杂声、指挥声,似乎可以听到因为撑竿使得桥体开始了晃动吱呀声,使得桥上人群的大声喊叫声、指责声、恐惧声甚至有人开始跨越栏杆欲要跳下去帮忙,另外在桥墩边和岸上一侧关注的人群都在关心在叫喊。这是一个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的人群的场面。达到了动作设计和声音互动的完美结合,让画内画外所有的人精神都为之紧张,使读者紧张的手心都开始攥出了汗,想伸手帮他们一把。


除此节点之外,还有众多的图面节点,其所带来的声、景连动效应,使得《清明上河图》画卷给读者带来了巨大的感染力。尤其那些“形”、“声”互动节点,高潮迭起,使读者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可见,这一画卷也只有使用声景手法来解读,才可能使人感受得到杂而不乱、浑然一体的这种感觉,这也正是研究画卷中声景的意义所在。



五、意境与声景,同根同源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张择端版的《清明上河图》作为一副闻名中外的历史画卷,整体繁而有序,确是深藏着无尽的传统文化和视觉盛宴。不过,众多慕名者之中,有几人真正懂得其中滋味?在今天看来,打开声景研究这扇门,用声景学的观点来研读中国画卷的“意境”,让大家更近距离地感受东京繁华,体味画面的酸甜苦辣,传播中国文化艺术。同时,用直观的语言来全面描述一代北宋大家。




参考文献:

[1]秦佑国.声景学的范畴[J].建筑学报,2005(1):45-46.

[2]高力强,刘瑞杰,彭鹏.从清李周望祠堂探析其儒家教育思想[J].时代文学,2010(6):169-170.

[3]陈力军.清明上河话红尘: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赏析[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4]宋剑玮,马蕙,冯寅.声景观综述[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2,32(5):16-20.


作者简介:

高力强,石家庄铁道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师;

马蕙,女,博士研究生学位,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与科学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朱晗, 天津电视台。


来源:知网





关注我们



关注《清明上河图》

走进不一样的世界








联系电话:0371-22387803

邮箱:xk@qmsht.cc

地址:开封市龙亭东路开封文化客厅301室 

Copyright 2012-2019 , 开封市清明上河图研究会 ,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公众号

  • 电话直呼

    • 13723229633
    • 0371-22387803
  • 请关注我们吧!

技术支持: 开封网站建设中心 | 管理登录
seo seo